金門國家公園位於福建省,總面積約為3,720公頃,是台灣第六座的國家公園,佔了金門整座島將近四分之一的面積,範圍包括了古崗區﹑太武山區﹑烈嶼區﹑古寧頭區﹑馬山區等五個區域,是第一個在台灣離島的國家公園。

春秋時齊國內亂,齊桓公曾遭難逃亡到莒國,後來當上了齊君。有一回,鮑叔向桓公敬酒,勸桓公毋忘在莒,不要享了榮華富貴就忘記過去的辛苦,常思困隘之 時,則必不驕矣。

楊華乃乾嘉年間功勣彪炳的武將,曾從征林爽文,掃蕩海寇。其古厝屬三落大厝加掛左護龍的傳統閩式建築,門廳飾以三川脊,前後廳配置一條龍燕脊,細部裝飾極為精巧,門堵上團龍木雕與磚雕皆有可觀,樑柱拱斗間木作雖已褪去華麗彩繪,更見遒勁雕功。

睿友學校建於1934年,為碧山鄉僑陳睿友所捐資,校園佔地20公畝,曾招收碧山及臨近兒童就讀。校體為仿巴洛克風格,樓高二層之西式洋樓,建物立面以高聳的山頭最引人注目,山頭飾以國旗、國民黨旗,印度警察、花草、仙鶴等泥塑,學校曾多次移作他用,見證時局的動盪多變。

在臺閩地區已列級的古蹟,其中明朝古墓有六處,分別是:五妃廟、藩府曾蔡二姬墓、藩府二鄭公子墓、曾振暘墓、陳禎墓,及陳健墓等。這六處中又以位於金門縣的陳禎墓與陳健墓,形制最為特殊,尤其是墓前花崗石造的墓亭,更是臺閩地區少見的特殊墓式。

前往海印寺必先穿過一拱形石門,如出入的關口般,而稱之石門關,為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石門關以厚實工整的花崗石砌造,上覆反宇屋頂,四端翼角微翹,頗有輕盈之美;橫額上有明朝忠臣盧若騰手書的"海山第一"四字,現列為縣定古蹟。

瓊林一門三節坊位於平林(瓊林舊稱)西郊,是為了旌表清道光年間平林蔡仲環妻媳陳氏、黃氏等三人年輕守節的事蹟而建的牌坊。

由於墓碑上已無字跡,因此,推測可能是明朝浯陽進士陳健的衣冠塚。陳健,字時乾,號滄江,浯洲陽翟人,為浯陽陳氏第十九世,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舉人,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受刑部主事,歷四川司郎中。

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黃汴墓,造型宏偉,中央凸出部分有單間的浮雕牌樓,牌樓雙柱內刻著「文水黃公呂氏墓」。

文台寶塔聳立於金城南磐山頭,相傳為明太祖年間江夏侯周德興所建,塔高2丈餘,為昔日金門航海的指標,列為國定古蹟。由花崗石疊砌而成的文臺寶塔,塔高五層,塔身呈六角形,形貌渾厚樸實,由於居高臨海,氣勢壯闊,自古文人武將行經此處,莫不留下豐盛的石刻,如明千戶俞大猷所題的"虛江嘯臥",以及國畫大師張大千所題"國之金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