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供奉"開浯恩主"陳淵的三落古制廟宇,現貌為清道光年間重建,列為縣定古蹟。相傳陳淵經常顯靈退倭,保護鄉人,朝庭因此下令建造廣達七進的廟宇,賜廟額"孚濟",追封為"福佑聖侯",此即牧馬侯祠的由來。廟內現存有孚濟古匾及清時古碑,此外,廟兩旁龍虎壁及屋脊上交趾、泥塑、精細華美,皆值得細覽。

海印寺古稱太武巖寺,建於宋度宗咸淳年間,己有800年歷史,堪稱金門第一名剎。寺旁龍、鳳兩閣左右夾峙,寺前有鐘樓與鼓樓,鐘樓裡一口大銅鐘重逾750公斤,據說"鐘聲可聞30里",石階下的蘸月池清澈甘冽,可惜目前鐵籠加身,蘸月奇景已不復見。

位於金沙鎮陽宅村西郊,為金門地區碩果僅存的明代石造牌坊,現已列為縣定古蹟。陳禎恩榮坊為明制四柱三間沖天式牌坊,以泉州白石及青斗石建成,建築特色在於造形簡潔有力,除了鰲魚雀替及蚩尤造形,並無太多繁複的雕刻,並顯古樸典雅。

虛江嘯臥碣群碑是明清兩代文人雅士摩崖勒石所形成的,其中以明金門千戶俞大猷所題"虛江嘯臥"最早,而得名;古碑碣錯落崖石間自然成趣,是登高聽濤、欣賞兩代文人筆墨的好據點,俞大猷號虛江,為嘉靖年間抗倭名將,俞公允文允武,暇餘常與鄉坤,僚屬唱和吟詩,此碣當為先生登臨城南南盤山時的即興之作。

宅第創建人,為清代官至浙江溫州鎮總兵之盧成金(1822-1895年)。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原籍福建南安,幼隨父遷居金門。

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年),係旌表平寇大將邱良功之母貞孝守節的事蹟而設,為國定古蹟。牌坊由墨綠色的青斗石和泉州白石雕鑿而成,造型雄徫,雕飾繁多,是台閩地區現存牌坊中最華麗壯觀的一座;柱腳的石獅中有一尊被奉為"石獅仙姑"的彩衣母獅,傳說是邱母許氏的化身,被當地居民視為守護神。

係李氏先民於清末遠赴南洋經商致富後,反鄉起造的華屋,包括前座與後座兩幢合院建築,現為縣定古蹟。門牌17號的前座建於清光緒10年(1884年)為五開間三進式合院,因落成時共有16個房間,故俗稱"十六間厝"。門牌18號的後座,比前座早落成4年,全屋有前後廳,東西廳、二櫸頭、人稱"大六路",雖只有兩進,但木作卻更顯華麗。

慈德宮位於金沙鎮後浦頭榮湖畔,創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係該村先賢黃卓科往南洋勸募後,攜資回鄉所建。慈德宮奉祀明代先賢黃偉(黃逸叟,汶水人)。金門民間有關他和許獬的傳說很多,兩人以「文章許鐘斗,品德黃逸叟」並稱,兩位都是有明一代金門最具盛名的人物之一。

為清末秀才吳文長的故居,古厝為二進左右雙護龍的三落大合院,門埕有院牆環護,形勢局堪稱烈嶼之首。宅第採用精緻石材與木料,並延聘一流匠師施作,正廳燕脊與護龍馬背線條生動協調,屋內布局流暢富變化,院落間飾以華美的雕琢與交趾陶飾,在在展示主人不俗的品味。

一、歷史沿革「清金門鎮總兵署」之原是明萬曆辛丑年(西元1601年)進士許獬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許獬,字子遜,號鐘斗,金門金城鎮后湖人,廿八歲中舉,三十二歲會試第一,殿試再舉二甲一名。清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設金門鎮總兵署,首任總兵陳龍,考量金門城經歷明末多次兵禍,原有的千戶所城已不能使用,而后浦人丁旺盛等因素,在康熙廿一年將總兵署從金門城遷到後浦的「叢青軒」,之後經過多次改建,規模也屢有擴大,後來兩側有部分拆除始成現在規模。民國四年金門設縣,地方民眾俗稱「衙門」的總兵署,為金門最高行政中心,歷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自衛總隊部、警察局、臨時縣議會、行政院處理試辦兩岸通航事務金門行政協調中心等機關進駐辦公。八十五年四月動工規劃整修,使得原貎得以修復。二、建築特色為縣定古蹟,最大的特色是保留前清衙門形式。總兵署,有正堂,有貯糧庫,有官廳和案牘祠,廊分列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房,前有儀門,儀門前是大門,形制極為完整。氣勢宏偉的頭門,以及大堂、川堂、內署、內宅、廂房,為四進式兩廊式閩南四合院。總兵署前有寬闊的廣場,民間習稱為「衙門口」。院內榕樹遮蔭,庭院深邃,後院的「金門樹王」是全東南亞最大的木棉樹,樹齡約三百多年了。三、展示內容規劃後的總兵署,除大堂、內署明間、內宅明間以臘像重現昔日意象外,其餘各室規劃為總兵署的相關資料展示,各間展示內容如下:◆東科房(1):原是吏、戶、禮科房,現作為金門歷史源流與金門古代防務展示。◆東科房(2):原是吏、戶、禮科房,現作為金門歷任總兵在金門的事蹟及金門籍武將事略展示區。◆東將裨廳(1):叢青軒原主許獬的事蹟與金門防海圖。  ◆內宅左次間:清代武試意境展示。  ◆內宅明間:清代總兵家居會客情境-語音摸擬以臘像仿製總兵與夫人閒話家常的生活情境。  ◆內宅右次間:清代水師任務展示。  ◆內署右次間:清代兵制武職階序展示。◆內署明間:總兵與部屬議事情境-語音情境摸擬復原營年總兵召集部屬 幕僚商討事情的臘像情境。 ◆內署左次間:清代旗幟與武官服。◆東室:原為貯餉庫,整建後分陳列兩部份:(1)軍令、印信展示。(2)清代的誥敕與封贈制度及規制表。◆ 大堂:衙署大堂案桌及堂內擺設-是處理重要政務主要場所也是主持審判的地方。◆ 西室:原是貯藏王命及書籍之所,今連同地下室作為牢房及清代軍法與刑具 。◆ 大堂東西室展示館:地下牢房有臘像陳列。  ◆西耳房(1):清代水師兵器展示。  ◆西將裨廳(1):清代水師戰船展示。  ◆西將裨廳(2):清金門總兵署建築演變及模型展。  ◆西科房(2):原為兵、刑、工科房-現改為旅遊服務咨詢中心(內有販賣文化局書籍供遊客休憩閱讀,並提供文創藝術品及飲料販賣供遊客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