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原」位在台東縣東海岸最北端,當地居民以阿美族為主。 最具特色的地標為「樟原基督教長老教會」,是阿美族學習諾亞造方舟的精神,主動奉獻集資自行設計興建完成,被譽為台灣最美之「諾亞方舟」造型教堂。另外,在村落南端的「樟原橋」,共有老、中、新三座橋,平行橫跨在水母丁溪,因為地勢高低不一,形成特殊的景觀,遊客佇足在新橋上,欣賞卵石砌成的舊橋,圓拱型橋身橫跨著溪谷,展現出古樸的風情。

綠島東北方海岬的牛頭山是綠島地標,三面環海,山頂是一大片草原,是最適合賞海、觀汐、夕照之處。從牛頭山可遙望樓門岩,樓門岩位於綠島東北角海岸外約300m處,是一連串突出海面小珊瑚礁岩塊群,而其中最高大一塊經過海浪擊打侵蝕,中央地方貫穿成圓洞,像拱門一般,因此被稱為「樓門岩」,是綠島最具代表性的海蝕洞穴。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位於綠島的公館村的將軍岩前方,涵蓋人權紀念碑公園、綠洲山莊等。其中綠洲山莊於白色恐怖時期,專用以囚禁政治犯和思想犯,建物保存完整。山莊內展示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料,每一段記載都是深刻見骨的歷史傷痕。為紀念過去臺灣人權運動發展而犧牲的人們,1996年設立人權紀念公園,後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睡美人岩與哈巴狗岩靜臥在海參坪上,是綠島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從小長城步道遠眺,可以見到睡美人靜靜地躺臥在海面上,白色的沙灘是她秀麗的長髮,而垂著長耳朵的哈巴狗靜臥在不遠處。天氣晴朗時,從遠處眺望哈巴狗與睡美人,可以有許多有趣的「錯位」拍攝玩法!堪稱是綠島最著名的景點。

帆船鼻位於綠島東南角,有「綠島地毯」之稱,可由朝日溫泉售票口旁邊的小徑沿步道而上。由於地形突出,地勢又高出四周,屬東北季季風可長驅直入的衝風帶;再加上後天的放牧,遂形成低草原景觀。草原邊緣懸崖可以俯視朝日溫泉與海參坪,也是綠島居高臨下欣賞日出、月昇,沐浴海風的最佳景點之一,每年四、五月可觀賞到南十字星座丰采,每年春秋候更是賞鳥的極佳去處。

紫坪位在綠島最南方,從附近的步道,可通往海岸邊的潟湖。此處是由珊瑚礁構成的潮池,也是綠島著名的潟湖所在地,有全綠島最完整的潟湖地形以及珊瑚礁植群,更有茂盛的保育類植物水芫花和珍貴的陸寄居蟹,值得大家共同保護。

阿美族民俗中心位於東管處都歷處本部旁,佔地約2公頃,包括戶外表演廣場和可供2千人觀賞的戶外看台,是體驗阿美族傳統文化的好去處。中心於1995年11月興建完成,主要建築之祭屋及家屋,是依據日本民族學家千千岩助太郎在1943年於花蓮縣光復鄉調查的手繪圖,仿花蓮縣太巴塱社的祭司住家搭建,走訪這裡,可看出阿美族特有的居住文化。 除了特色建築外,民俗中心還有部落文物展、手工藝品、特產展售、美食服務,及傳統歌舞表演等。

成功鎮以前為「麻荖漏社」,1921年日人改為「新港」,戰後改為「成功」,距今3,500年前之麒麟文化,以成功鎮之出土文物為最,可知此地起源甚早。成功漁港為東部海岸地區最大的漁港,面臨太平洋,同時又有黑潮暖流經過,因此水產資源相當豐富。主要的魚類產量為鰹魚、旗魚、鬼頭刀、鮪魚、柴魚等,每天下午3點左右是新港漁港的鮮魚拍賣會,來此可感受漁民們此起彼落的拍賣聲,想要品嚐新鮮魚貨的遊客更是不可錯過哦!

都蘭是東部海岸南段最大的部落,聳立東台灣的都蘭山,向來是部落族群景仰的「聖山」,都蘭地區除了擁有縣定遺址「都蘭遺址」、海岸潮間帶及極具特色的阿美族部落文化外,更有「水往上流奇觀」、電影「月光下 我記得」的拍攝地「月光小棧」、美麗的海灣「加母子灣」、紅糖文化藝術館「新東糖廠」,在好山(都蘭聖山)、好水(太平洋)映襯下,提供訪客充滿樂趣與驚奇的旅程!

加路蘭鄰近小野柳風景區,有寬廣的草坪、涼亭、解說站以及觀景台,是東海岸旅行的最佳休息站,區內延續著風化、海蝕景觀,海岸線條紋路特殊,草地上也有不少漂流木裝置藝術作品。每年夏秋之際的加路蘭手創市集,集結一群東海岸藝術創作愛好者以趕集的形式聚集在加路蘭,呈現熱情原味的島嶼海洋風情,是東海岸之旅必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