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旅遊諮詢、遊艇服務、候船室、販賣部等服務

提供澎湖觀光資源展示解說、旅遊諮詢等服務。 多媒體簡報放映時間:09:00--12:00;14:00--16:00,每半點放映。

提供旅遊諮詢等服務

日治時期為聯絡馬公與西嶼間的海上交通,在大菓葉海邊闢建碼頭,挖取石塊泥土時意外地發掘了這片埋於土中、沈睡千年的壯麗柱狀玄武岩,可謂澎湖本島容易親近的柱狀玄武岩。

澎湖群島冬天季風強勁,先民所留之諺語中:「鎖港飛(吹)了沙,豬母水(今山水里)堆了灣」,原鎖港有一小丘,冬季時海沙常被強風吹往南邊山水里的海岸線,形成一處沙灘。故先民於鎖港築塔有鎮風止煞之意,又鎖港四周無高山屏障,先民建雙塔於出海要衝,也做為居民海上漁捕時辨識方位的指標。雙塔高度相仿,高約14公尺,塔頂各安置一玄武岩石碑,同時因里民信奉北極殿真武大帝及坤元寺觀音佛祖,故塔頂分別立有二座廟寺的鎮塔石符令。

媽宮城又稱為「澎湖城」、「光緒城」,為臺灣最晚的官建城池。清法戰役時澎湖輕易的被法軍攻陷,和議後臺灣巡撫劉銘傳與閩浙總督楊昌濬會籌防務,認為澎湖有建軍事防禦功能城池之必要,遂由當時澎湖總兵吳宏洛監造,於光緒15年(1889)竣工。媽宮城設有六門,朝陽門(東門,已拆除)、即敍門(小南門,已拆除)、拱辰門(北門,已拆除)、迎薰門(南門,已拆除),大西門(今中興門)及順承門為現今僅存的媽宮城遺址(國定古蹟),若想要眺望馬公港的美景,登上順承門的敵樓是不錯的選擇哦!

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按<施將軍廟碑記>,可確證此廟係施琅平臺封靖海候後所建之生祠,最遲不會晚於康熙35年(1696)。道光年間加祀海璮殉職之官兵,故不專稱將軍廟,而改稱施公祠。日治後,廟址(媽宮澳東街、今署立澎湖醫院處)於大正3年(1914)被徵用,闢為醫院院舍,故與海壇館一同遷建於中央街今址,神像初置於海壇標兵之伙房供祭祀,復由施琅部屬之後代項秀明於是年重建。目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縣(巿)定古蹟。

施公祠外側右前方,有一井,原名媽宮大井,因有施琅禱於天后而得湧泉之傳說,又稱施將軍井、施井,以井水豐沛可供應萬軍飲用,也有師泉井、萬軍井的說法。目前依文化資產法公告為縣(巿)定古蹟

「龍埕」為一段長達600公尺內曲、南向之凝灰岩與玄武岩互層的地形地質,並經過千百萬年的海蝕作用後形成平整的海蝕平台。由於熔岩流在流動覆蓋過程受到營力互相擠壓後,形成動感十足的褶皺現象,加上不同種類的藻苔色澤強化褶皺曲線條紋的立體感。由崖錐頂上俯瞰平台,可見綠、白、灰、褐之曲線蜿蜒其上,整體看來宛若一條翻騰在藍天碧海中的蟠龍,因此得名「龍埕」。廣義的龍埕泛指該處三大片的連續海蝕平台而言,鄰近的小海蝕平台所在位置,猶如龍珠、龍頭,活靈活現,渾然生成。從高處往下望,因大浪拍擊平台邊激起之浪花,又彷彿白龍在浮游。從大獅風景區觀景台可見收全景,亦可經由涼亭旁沿著海岸人工石階道前往另一觀景台欣賞。循緩降鈄坡往下走,可抵達海蝕平台,可近距離觀察豆腐岩、壺穴等地質景觀。

當地居民早年因採集珊瑚而致富,因此相當繁榮富庶,漁港街道上小樓房櫛比鱗次,頗有港市風情,而有「小香港」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