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沙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是賞夕陽、踏沙灘的好去處。歷經百年風華,如今的津沙,雖然蕭瑟滄桑,被遺留下來的馬祖建築,卻仍保留古樸的美感。 聚落內分成澳中、東邊山、西邊山、溪底等4個區域。清末起,連江、長樂、琅岐島等地居民陸續移入,是馬祖最多原籍大陸連江縣移民的村莊。早年漁產興盛,居民除海上捕撈外,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曾是南竿第2大村;當時村內曾設有私塾,因而文風興盛。抗戰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而後隨著兩岸對峙,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於是居民紛紛外遷。 今日的津沙聚落在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頹圮舊屋重現生機,蛻變成老酒館、民宿,連海邊的防空洞也改裝成廁所,並給予「碉堡便利屋」的新稱。聚落內的百年老榕樹,也是不可錯過的景致。西邊山石階上精彩的古厝群,以及村內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讓津沙成為了馬祖的魅力小鎮。 津沙也以老酒聞名,村中的泉水所釀出的好酒,還有紅糟入菜的各式料理,饕客絕對不能錯過。

如果要對馬祖文化有個通盤的了解,走一趟民俗文物館就對了! 民國91年重新整建的馬祖民俗文物館,為一地下一樓,地上四樓之建築。外觀融合閩東聚落房屋間錯落的特色,老酒罈、小窗、美人靠裝飾期間,閩東美學精華盡現於此。 館內各層主題不同,從歷史起源、地形地貌、常民生活、語言文化、風俗建築,均有詳盡且豐富的介紹。 近年馬祖在考古上成就頗豐,本館一樓亦建置展示區,展出相關文物。

當台馬輪駛進馬祖福澳港,倚著船桅大紅色的四個「枕戈待旦」總會印入眼簾,巍巍聳立在南竿的福清嶺上。這座照壁位於福澳村西南方山頭上的公園內,是棟地下二樓,地上五樓高的長方體建築物,上面書寫「枕戈待旦」四個大字,為先總統蔣公於民國47年7月蒞臨馬祖巡視防務時,為嘉勉馬祖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再經原有銘刻字跡原樣放大,闢建而成。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是進出馬祖門戶的意象地標,與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共享盛名,早年作為展示馬祖地區軍民生活點滴的展示館,閒置一陣子後,由地區藝術家曹楷智規劃,成為藝文展演空間。園區設有展望台登高俯瞰,可眺望福澳港全景,海天一色,別具一番風情。

南竿全島狀似一頭犀牛,東北角上的聚落,是早年從事海上作業時,因望著油庫坑道所處的岬角,形勢像是牛角,因而得名。 牛角的歷史,最早可以朔源自清代,來自長樂、連江、泉州等地的漁民,相繼移駐此地定居;由於牛角澳漁業興盛,在1960年以前,這裡一直是馬祖第一大漁村。長期以來鄰近海域魚汛不絕,抗戰時期馬祖更是一片榮景,花崗石屋紛紛興建,牛角洋面漁帆林立,常停泊200多艘船隻。國軍進駐初期,軍方在此設立縣政府的前身「馬祖行政公署」,以及各類軍政組織;隨著行政單位外移,牛角才逐漸沒落,民國60年代更名為「復興村」。民國87年起,一群在地有識之士發起『長住牛角』聚落保存運動,他們從『藝文生活、古厝新象』的初階願景起造,在人文觀照趨策下,透過閒置空間再利用,並持續舉辦各種藝文活動,藉以活化傳統空間和建築,重塑了社區價值,也逐步展現了馬祖人的文化自信。

民國57年,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北海計畫」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地下碼頭」,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如今在軍方釋出之後,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戰地景觀」,若無造訪北海坑道,便如同沒來過馬祖。 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在退潮時才能進入。 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共出動2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不少官兵因而犧牲,工程之艱鉅、氣勢之壯闊,堪稱鬼斧神工之作。在過去戰雲密佈的年代,北海坑道曾經試圖要扮演著地下碼頭的運補功能;今日當人們走進深邃的坑道中,一幕幕雄偉壯闊的岩壁、幽暗浮動的倒影,都讓遊客不自覺地發出陣陣讚嘆。 ● 遊客小叮嚀:開放遊客參觀,但白天時需配合潮汐的漲退,才能進入參觀活動。請遊客注意潮差時間!

東引遊客中心位於南橋直升機場下方,臨近東引中柱港,興建完成於2003年。不同於其他遊客中心的閩東風格建築,東引遊客中心矗立在山頭,為了防止強風侵襲而做伏低設計,但鮮豔的橘色屋頂在一片綠意中特別顯眼,從中柱港抬頭便可望見,做為導覽遊客的目標物十分稱職。 東引遊客中心還兼展示的功能,甫完工的二樓,以燈塔、燕鷗為意向塑造的休息區,讓遊客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東引豐富的生態景觀。 東引遊客中心距離中柱港、東引直升機場都不遠,遊客不妨可以將它選為到訪東引的第一站,看簡介影片、拿DM,或是詢問旅遊資訊,讓接下來的旅程更順暢。 由於東引的觀光資源豐富,舉凡名勝古蹟、海蝕地景、戰地風貌、原生種植物等,均值得一探究竟,建議最好先到遊客中心做點功課,然後再安排參訪動線,可以節省許多寶貴時間。 建議路線 1. 柱港、東引遊客中心、北海坑道、燕秀潮音、安東坑道、一線天、烈女義坑、東湧燈塔 2. 中柱港、中柱堤、西引島、靜伏鱷魚、東澳、后澳、國之北疆(羅漢坪) 注意事項 1. 每年11至次年3月為東北季風南下季節,臺馬輪航班較不固定,請先上網或打電話給航運公司確認當天是否開航。 2. 區內活動以陸域參訪為主,建議穿著輕便服飾,夏日應注意防曬,冬日應注意嚴寒與強風。 3. 餐飲、住宿、購物、提款等,多集中在南澳地區。 4. 本區水源有限,請珍惜,勿浪費。 5. 拍照時請勿直接向軍事地點取景。 6. 各港口均禁止游泳。 7. 攜帶地區動植物出境,應向相關單位申請開立產地證明書或填具聲明書。

打開八八坑道大門,就像是開啟了一段窖藏的祕辛。八八坑道,就位於酒廠斜前方不遠處,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構成,相傳是先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國軍進駐馬祖後,加以鑿高、挖深與強固,闢為戰車坑道,全長200公尺,可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正向出口可迎擊海上入侵的敵軍,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施工期歷時約10年,於民國63年完工,當時司令官夏超為慶祝蔣公88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後來,坑道一度成為中華電信的機房,至民國81年冬,軍方才正式移交馬祖酒廠使用。馬祖酒廠接收後,改為儲酒用,不僅是馬酒的一大特色,「八八坑道」相關商品的上市,更一舉打響它的名氣。目前主通道為罈裝老酒存放區,次通道為高粱酒系酒槽區;坑道內冬暖夏涼,長年溫度約15-20℃間,具恆溫穩定作用,是絕佳的儲藏酒窖,尤其陳年老酒,因停產之故,現存均為十五年以上,存量賣完即停,更顯其珍貴。坑道內酒香四溢,置身其中不禁令人微醺。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88年11月26日正式揭牌運作,專責風景區的規劃建設及經營管理。馬祖傳統的閩東石屋、海蝕奇景和飛翔群舞的燕鷗,共同構築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麗景致;而道地的福州美食,也散發出誘人的獨特風情,吸引文人與饕客流連忘返。不同季節造訪馬祖,均有滿坡縱情綻放的野地花朵,讓人彷若置身於海上花園,令人遺忘俗事煩惱。南竿遊客中心也是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所在地,也是每個遊客必定到訪之地。遊客中心提供簡報影片預約觀賞、觀光諮詢、摺頁索取等服務,更是旅客來南竿時,一定會利用的休息點。 ◎注意事項 1. 3-5月為霧季,航班較不固定,請先與航空及船務公司確認。 2.各離島間以海運為主,由於海象不定,須注意每日航報,並於開船前15分鐘抵達碼頭。 3.區內活動以陸域參訪為主,建議穿著輕便服飾,夏日應注意防曬,冬日應注意強風。 4.從事旅遊活動請注意自身安全,本區水源有限,請珍惜勿浪費。 5.拍照時請勿直接向軍事地點取景。 6.攜帶地區動植物出境應請相關單位開立產地證明書或填具聲明書。 7.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旅遊諮詢專線:(0836)25630

社頂自然公園是墾丁地區最豐富的自然觀察園,擁有多變地形景觀與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總面積有128.7公頃,是一處隆起的高位珊瑚礁地形。社頂步道是由放牧小徑改建而成,穿梭在珊瑚礁岩、灌叢草地與森林之間,觀察變化多端。 每年9月中旬赤腹鷹、10月灰面鵟(ㄎㄨㄤˊ)鷹過境墾丁,園區內植物約有300多種,因原生蝴蝶蜜源植物馬兜鈴、芸香科大量分佈於本區,蝴蝶種類達50多種,一進到社頂公園內就可以見到蝴蝶飛舞的美麗景觀,是賞蝶與與研究的最佳場所。

小灣凱徹飯店與福華飯店前有一大片沙灘就是小灣,為一處貝殼沙灘盡頭就是青蛙石,目前委由墾丁凱徹飯店經營許多住宿的遊客喜歡到沙灘上戲水、游泳、國外遊客最喜歡做日光浴,兩側是珊瑚礁地形,海底景觀瑰麗,是一處潛水的好地點。夜間沙灘上設有PUB販賣飲料,晚上一就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