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成故居是二落六路大厝,不但是代表性的閩南式建築,整修完成後酒史館還展出了金酒發展史、金酒與文化、金酒與生活以及釀酒、蒸煮、培麴、灌裝等主題,理應是個文化內涵豐富的場館,有助於外來遊客及本地民眾瞭解歷經軍政、民政時期乃至於今日營收百億、全國知名的金酒文化

由海印寺旁,沿著玉章路還可以參訪以下景點:頑石點頭勒石此石之鐫刻者張再興與毋忘在莒鐫刻係同一人,為譚伯羽所題,其曾任國策顧問。步雲梯口 列名太武山十二奇勝之一,開闢玉章路後,僅存殘跡。這個沿著花崗岩壁開闢的步道,一側便是懸崖,因此視野極佳,可以清楚眺望金門整片東南角,日出時分更可在此欣賞朝陽東升。觀日出時間:春分為06:21、夏至為05:18、秋分為05:55、冬至為06:45。自海印寺往返此段行程,約需30-45分鐘左右。 資料來源:http://visitkinmen.pixnet.net/blog/post/5381890-%E9%87%91%E9%96%80%E5%A4%AA%E6%AD%A6%E5%B1%B1%E5%BB%B6%E4%BC%B8%E8%B7%AF%E7%B7%9A-%E8%A7%80%E6%97%A5%E6%AD%A5%E9%81%93

玉章路牌坊為太武山步道的登山起點,白色牌樓覆以綠色琉璃瓦的中式簷宇,顯得莊嚴穩重;民國43年劉玉章將軍接任金門防衛部司令官,其任內指揮過823砲戰,且領導官兵挖戰壕、鑿地道,開闢太武山登山道路,先總統 蔣公念其輝煌的功績,而將太武山公路命名為玉章路,並於山腰上立劉玉章銅像以玆紀念。

太武山步道兩旁巨石嶙峋,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常有狀似動物的岩塊出現,像是距離劉玉章銅像約150公尺處,步道兩旁出現"龜兔賽跑"的有趣畫面,先是左側一似烏龜的巨石,石頭上的"眼珠"是當年開路機鑽孔所遺留,緩慢匍伏於野草之間;右側樹旁懸立的石兔,唯妙唯肖的樣貌不禁讓人莞爾。

位於金城鎮金門城北門遺址旁的明遺老街,相傳在明太祖洪武廿年(西元一三八七年),江夏侯周德興奉命築金門所城,當時「明遺老街」即已開闢,不但為交通要道,也是貨物交易的地方,更是農產、魚產及各民生物資趕集的重要場所,當時可是繁華無比,因此也有「賣菜街」舊稱。這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現已六百多歲,全長有百餘公尺,為配合貨物買賣,街道特別設計為適合手推板車行走的寬度,並以石板條鋪設而成。在金門被稱為「老街」、「明遺老街」,殘存的門牌上斑駁字跡寫著「北門街」,過去的熱鬧景象已不復在,腳底踩著古人踩過的石板,遙想著當初在這裡叫賣的聲音,現在卻只剩下寥寥可數的住戶。明遺老街的風光年代,大約是三百多年前左右,在清康熙廿二年(一六八三),當時的后浦氣勢正旺,金門總鎮兵陳龍以金門城所城圯壞為由,將總兵署遷至后浦,「明遺老街」也因此漸漸沒落,轉變為一般住宅區。在明遺老街的街尾,有一座造型特殊的洋樓,據說是一位黃姓習醫的住所,並在洋樓內開設藥房。走在老街上,老街會帶領你到另一個時空,彷彿自己就置身在當時熱鬧的街道,思緒自由的在時空中翱翔。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金門考古研究,受到戰火影響,在民國六十年代才陸續展開,其中在復國墩遺址、溪邊海水浴場海岸發現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貝塚,相當激勵台灣考古界,遺址地後挖出紅色和黑色陶片若干,最遠可追溯到與台灣及福建同時期的新石器時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李慶堯博士,曾在金門南海岸聚落發現植物印痕化石,經初步判斷,年代超過一百萬年以上,比台灣所發現的植物化石保存更完整,這項重大發現,將有助還原金門古代環境與氣候面貌。復國墩聚落則位處金門島最東端,路經傳統古厝聚落後可抵達邊,可看到一些還保留著的軍事工事。這裡沿海為岩岸地形,花崗岩體隆起形成陡峭的斜坡,居高臨下的位置,特別適合設置崗哨。為了防禦敵軍登陸,岩坡上可見遍值葉緣具有鋸齒的龍舌蘭,還有破碎的玻璃酒瓶以混凝土固定在岩石上,形成一整片銳利的「刀坡」。如今這類曾經普遍出現的工事大多都已清除,留存的地點較為偏僻,但仍可讓人感受過去局勢險惡的兩岸關係。資料來源:金門文化局

復國墩聚落則位處金門島最東端,路經傳統古厝聚落後可抵達邊,可看到一些還保留著的軍事工事。這裡沿海為岩岸地形,花崗岩體隆起形成陡峭的斜坡,居高臨下的位置,特別適合設置崗哨。為了防禦敵軍登陸,岩坡上可見遍值葉緣具有鋸齒的龍舌蘭,還有破碎的玻璃酒瓶以混凝土固定在岩石上,形成一整片銳利的「刀坡」。復國墩原名蚵殼墩,意指由蚵殼堆起來的高地,是一半島型的礁石海岸,但卻不產任何蚵仔,經考古研究發現,此地有大量貝塚遺址,存在年代距今約七、八千年前,此重大發現,定名為「復國墩文化」。 復國墩周圍多礁岩:目礁、尖礁、黑礁等坐落於海中,在聚落南側目前建有斜坡步道,可達原天然漁船停靠處,後來於後方興建堤岸與海中礁嶼相連,擴建為漁港,目前雖少漁船在此進出,附近海域卻為優良的漁場,吸引眾多釣客到此垂釣。 復國墩擁有特殊紅土層地質景觀,周圍的地表還能見到在眾多地質作用下造就而成的特殊地形,是天然的地質教室,到此遊覽不妨細心觀看,腳下所踩岩石的特殊風貌。資料來源: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版

湖下海堤約有300公尺長,從湖下村步行約3至5分鐘即可到達,入口處有簡單的兒童遊樂設施及迷彩色的蚵民檢查站,過去崗哨24小時都有衛兵站崗,管制出入人員,若要到湖下海邊必須要有蚵民證才可通行。在戰地政務解除前,金門的海域都受軍方管制,除了蚵民、漁民及軍人,任何人都無法越雷池一步。 湖下海堤緊鄰慈湖海岸,落日餘暉與慈湖相互輝映,展現出大自然之美,常吸引遊客駐足觀賞,流連忘返。海堤不僅風景優美,還可遠眺小金門及大陸,亦是賞鳥的好地方。白天,海堤前的田園都會有鳥類覓食,如喜鵲、鵲鴝、玉頸鴉、灰色棕背伯勞等,海岸則有鷺科、鷗科、鷸科、鴴科、雁鴨科等豐富的鳥類生態。到了夜晚,昏黃的燈光讓海堤變得浪漫、有情調,在這麼好的氣氛下,當然少不了情侶幽會、散步。過去連金門人都無法欣賞到的海岸之美,終於在戰地政務解除後,再度呈現世人面前。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湖下海堤約有300公尺長,從湖下村步行約3至5分鐘即可到達,入口處有簡單的兒童遊樂設施及迷彩色的蚵民檢查站,過去崗哨24小時都有衛兵站崗,管制出入人員,若要到湖下海邊必須要有蚵民證才可通行。在戰地政務解除前,金門的海域都受軍方管制,除了蚵民、漁民及軍人,任何人都無法越雷池一步。 湖下海堤緊鄰慈湖海岸,落日餘暉與慈湖相互輝映,展現出大自然之美,常吸引遊客駐足觀賞,流連忘返。海堤不僅風景優美,還可遠眺小金門及大陸,亦是賞鳥的好地方。白天,海堤前的田園都會有鳥類覓食,如喜鵲、鵲鴝、玉頸鴉、灰色棕背伯勞等,海岸則有鷺科、鷗科、鷸科、鴴科、雁鴨科等豐富的鳥類生態。到了夜晚,昏黃的燈光讓海堤變得浪漫、有情調,在這麼好的氣氛下,當然少不了情侶幽會、散步。過去連金門人都無法欣賞到的海岸之美,終於在戰地政務解除後,再度呈現世人面前。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p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