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昔日阿里山通往東埔之水山線森林鐵路旁,建有360公尺之自然步道及觀景平台,可觀賞巨木風采及漫遊在蓊鬱林蔭下享受大自然的洗禮。

1904年10月台灣總督府阿里山勘察隊踏勘至此,由嘉義廳小笠原富二郎之姓命名,海拔高2,488公尺,觀景平台於民國94年11月新完成,在平台上除可迎賞日出外,還可觀賞日落、夕陽、彩霞及夜觀星座。

塔山山頂巨大岩峰又稱後藤岩,山岩節理層次分明,斷崖絕壁,形成嶙峋奇石,蔚為奇觀。由姐妹潭旁的塔山步道往上健行,可到達奇岩上的觀景平台,超廣角視野讓四周風景一覽無遺,可鳥瞰遊樂區及阿里山地區溪流地貌,並可觀雲海、晚霞美景,遠眺玉山主峰、秀姑巒山、對高岳等山巒景觀。

原本遊憩範圍多在昇龍觀音廣場與紫雲寺之間,2009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串聯農路規劃成步道並修建3座涼亭供遊客休憩遠眺。步道理果樹林木疏落有致,最宜賞鳥;羅和廣場裡十八羅漢石雕栩栩如生,行走其間,遠處偶而傳來寺廟鐘聲,更添禪意。

沿途景色深邃清幽,林相豐美,行走其間,頗為舒爽快意。區內以亞熱帶山地闊葉林為主,楠木、龍眼、福木、重陽木、九芎、山黃麻、楓香、杉木、黑板樹、相思樹繁密茂盛。鳥況良好,帝雉、斑鳩、白鷺、尖尾文鳥、竹雞隨處可見。雨後漫步小徑,遠近不一之處傳來莫氏樹蛙、金錢蛙、小雨蛙合唱,每每帶來驚喜。步道中幾個地點俯瞰視野極佳,如昇龍觀音廣場、石頭公公園涼亭等,天氣晴朗時,每至黃昏,落日紅艷如柿,襯以暮色,格外動人;夜裡,燈火與星光相互輝映,遠眺高速公路,千盞燈火如巨龍蜿蜒,流動光影如織,讓人留連忘返。

園區內現有三條支線,其中「祝山線」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前往祝山觀日出的遊客搭乘。「眠月線」為觀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終點還有著名的石猴遊憩區(目前因921地震及莫拉克風災毀損,尚在維修中暫不開放)。「神木線」則穿越園區,至巨木參天的神木區。而早年所遺留下來的25、26及31號蒸汽火車,經老師傅的妙手回春修復,已能恢復運轉,並以動態保存方式讓遊客搭乘與觀賞。

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從平地的龍眼、相思樹、桂竹林等熱帶植物開始,順著山勢攀升,景緻變換成暖帶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溫帶林則可見到鐵杉、台灣扁柏、華山松、台灣杉與紅檜等。

於現階段各種資料觀察,紫雲寺創始應在1682年(清康熙21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且與許多早期寺廟起源的說法相仿,即有僧人將觀音菩薩的神像從大陸攜帶來台灣,在半天岩這個地方落單、搭建草寮奉祀並在此修行,日後,隨著觀音靈驗的傳開,逐漸有信徒加入信奉觀音的行列。因此地位置半山,名為半天岩,岩者,同巖,「巖山寺也,閩人呼山寺曰巖」,「閩人謂寺院為巖」,因此岩字本就是在山邊佛寺之名,半天岩即為一佛寺之名。又以山中紫雲常繞,又名曰紫雲寺,這兩個名字至今仍為信徒使用,甚且合併為半天岩紫雲寺。

慈雲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 沼平公園、對高岳、小笠原山與第一停車場附近,都是觀賞阿里山晚霞的景點。

秋冬是觀賞雲海的最佳季節。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最佳觀景地點是高山博物館旁觀景台、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小笠原山觀景台與第一停車場附近。阿里山公路半途的隙頂、頂石棹及往自忠89.5K處等地點亦值得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