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開石面上的竹葉,可看到一些斑駁刻鑿的英文字母,組成讓人不甚熟悉的羅馬拼音字,拼音字下方可看到阿拉伯數字,這些字跡與數字散佈在數顆巨石上,散發出神秘古老的訊息。據頂笨仔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嘉南表示,協會曾邀請基督長老教會人士前來考察,確認這些羅馬拼音多為人名,而下方所刻之年、月、日則為停留在這兒的日期。

由於地勢突出、視野寬闊,每當日出時分,萬道光芒灑落一地,加上山谷間形成的雲海,蔚為奇觀。多少遊客不遠千里而來,為的就是爭睹這光芒乍現的景致。早在日治時期,祝山即是觀日出的重要景點,惟當時僅能利用步道登上祝山或對高岳。1971年起,林務局開闢祝山林道取代原先的羊腸小徑,但因人車爭道、廢氣污染等衝擊,於1984年5月另築鐵路,並管制車輛進出。由於祝山線鐵路僅在清晨行駛,日出後又匆忙下山,是台灣最高的火車站,亦是全國最早上下班的車站!

民番界碑為清康熙以後界定山地與平地之界碑,原有6座,「梅山民番界碑」為碩果僅存之處。在康熙末業時,嘉義沿山地區,屬於原住民的生活領域。清雍正初,梅山尚無番人先住,很容成為漢人入墾的缺口。明鄭以來,先批渡海來台的漢人,在嘉南平原沃野,從事墾荒及聚落的建立,吸引更多移民。因此,此時由原鄉渡海來台的移民,已逐漸漸入墾嘉義沿山地區,致使原住民生活空間縮小,原先權益己受到影響。

該路線可通往相逢瀑布、千年石洞、蓬蓮瀑布,但921地震及莫拉克風災重創過後,飛石走山結果,已經不適合前往。

一樓以武俠瑞太為展示主題,以竹為解說素材並介紹瑞太旅遊線;二樓則以瑞太地區螢火蟲為特展;三樓則闢設觀景平台,充分發揮旅遊服務的功能。

三元宮民國65年移地重建於現址,佔地500坪宮內供奉堯、舜、禹村民俗稱三太公,先民自福建取香爐渡海來台,金身於台彫刻,是村民傳統信仰中心,每年廟會則以堯帝為主於元宵舉行,全村大拜拜並邀請親朋好友用餐。據村民所言,三太公是有求必應,天天香火鼎盛,尤其是男生當兵時,家人必到宮中求平安符,皆能順利退伍返家,而三太公對村民是有求必應,所以成為太平村的第一大廟。

龍興宮守護龍眼村百餘年歷史,主奉玄天上帝,神像於民國37年遭竊,傳說紛紜村民慌恐不已,於是村民再到梅山神像店買回此尊神像至今,且新廟宇於民國93年解決廟產土地重新建築,龍興宮暫時安厝於村民活動中心二樓,直到新廟落成。每年大年初四廟會時,村民集中於此宮大肆慶祝,亦是村民難得一年團聚好時機。現在每到假日,常有很多遊客驅車至此,三五好友從龍興宮旁的步道,開始攀登二尖山步道,為平靜的山村聚落平添幾許的熱鬧氣氛。

興建於1920年,佔地500多坪,在日據時代曾是日本皇族和高階警官視察阿里山休息的住所,整棟建物全是用當地特有檜木打造,建築時完全沒用任何釘子,古色古香。貴賓館前的山坡上,也可以欣賞到一葉蘭盛開的花影,淡紫色的花蕊漫佈在如茵的山坡上,相當醒目,令遊客有驚艷之感。

沼平主要的景點如沼平車站、沼平公園(亦稱自然公園)、集材機(柱)等。往祝山的觀日步道起點亦是從沼平出發,約40分鐘即可到達祝山車站。沼平車站旁的開闊地則是沼平公園,初期規劃時以自然公園相稱,後考慮它的人文歷史價值而重新定位為沼平公園,園區內遍佈各類高山植物,如山櫻花、大島櫻、普賢象櫻、森氏杜鵑、多花紫藤、西洋蘋果、垂斯海棠、亮葉珍珠梅、貼梗海棠、雲南黃馨、桃葉珊瑚、繡球花、射干菖蒲、金雀兒、金針花等,初春時滿園春色關不住,為遊樂區內著名的賞花景點;秋天則點綴著台灣紅榨槭等變葉植物,楓紅層層的景觀讓過往遊客陶醉不已。

阿里山火車站,以木構造為建築主體,月台上一排木質微彎半拱的木柱是最特別之處。旅客一下車,就可欣賞到這前所未見的獨特設計,保證讓大家耳目一新。出了月台,就是寬闊的觀景平台,美麗的山景盡在眼前,遠眺層次分明的塔山,雲霧飄渺,氣勢非凡。天氣晴朗時更可看到雲海、晚霞、夕陽。低頭再望,商店區一覽無遺,盡收眼底。這個觀景平台,可謂是佔盡了絕佳地利的賞景地點。另外,在觀景台上放置了4座產自阿里山的台灣紅檜雕刻作品,分別代表起、承、轉、合四個階段的人文與藝術表現,連貫阿里山長久以來的歷史與文明之間的時空交錯。火車站的入口設於一樓,剪票口則設於二樓,也因為如此,此站亦是目前阿里山林鐵唯一設有電梯的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