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旅遊新體驗,人文、生態一次滿足!

口湖遊客服務中心為口湖地區濕地生態園區的節點之一,以濕地間常見:

水鳥振翅飛舞的美麗景象為設計構想,在周圍空曠的草皮地景掀開波瀾。

本設計以地景建築的方式來規劃建築量體-屋頂即是大地的延伸,融入大地。

量體交錯的關係為兩隻水鳥比翼而飛的意象。

使用者可直接由地面層經由緩緩沒入大地的屋頂斜坡,直接上到屋頂的綠色屋頂觀景步道。

「口湖遊客服務中心」空間規劃:

生態水池與賞鳥亭賞鳥亭以格柵的方式圍塑出一個視覺可以部分穿透的空間,使遊客能藏身於內,在觀賞的時候,可以不驚擾在生態水池的水鳥,因此,屋頂的雨庇,設計成為一個飛鳥的意象,也象徵空間的意涵。
 

綠色屋頂觀景步道屋頂即是大地延伸的概念,遊客可直接在地面層踏著木棧道綠色屋頂觀景步道緩緩而上,可在上面休憩遠眺濕地的景觀 。
 

自由流動的空間量體機能合理化分為三個區塊,此為實體空間,實體空間周圍環繞的大量虛體空間,即為遊客自由活動、流動、休憩的空間,也為建築物提供視覺穿透的可能性,自由的空間形式創造有趣的空間效果。
 

振翅歡迎的入口意象入口導覽空間的屋頂設計為一水鳥振翅飛揚的意象,打開的翅膀表示了張開臂膀歡迎的意象。

自行車遊金湖,感受多元漁鄉風情

金湖名稱的緣由,相傳是因「嘉慶君遊臺灣,避風入港賜名」而來。下湖港又稱金湖港,過去有船隻進進出出,是雲林縣的商港之一,據傳說,嘉慶年間,清仁宗嘉慶來臺觀察臺灣風俗民情、地理時,由下湖港經過,當時臺灣海峽風浪大作,就將船駛進樹苓湖避風,船進入港內,水平如鏡,歡喜其為天然避風港,於是賜名為『金湖』。光復後,嘉義縣設立新港鄉,本地新港乃將港東村與港西村改稱為金湖。

而綜合生態、休閒及多元的農漁產業條件之下,構成金湖休閒農業區的成立。金湖休閒農業區為台17省道東西兩側,以當地宗教區─萬善爺廟為中心,向外擴展,將屬於口湖鄉的農漁業特產品、景觀資源、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等據點做一規劃串聯,園區內有自行車道遊憩路線,豐富的天然景觀資源及多元的地區產業。

(資料來源: 金湖休閒農業區網站  )

國宮文物成立於1982年,由邱長井創辦人秉持著文物不回流中國大陸,於是在民國101年嘉義國宮博物館誕生,近年來由於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飛快,曾經有大陸人要購買本館珍藏,但邱長井先生仍不為所動,秉持著文物不回流,永續留存台灣。嘉義國宮博物館位於嘉義縣布袋港區內,面積達1,000多坪,藏物多達數千件,內容豐富多樣,深具教育意義,讓民眾不用到台北故宮,只要到嘉義國宮也能有媲美台北故宮的文化精髓。嘉義國宮博物館所收藏的古文物以具有歷史價值系統性組織,其文物以東方美術為主涵蓋範圍遍及中國古家俱、牙雕品(象牙雕)、銅器、明清瓷器、文房之寶-墨硯、世界錢幣等…藉有這些多樣化藏物讓大家更能瞭解東方文化之美 關於館內建築國宮博物館所使用的木建材中超過90%以上是採用台灣檜木舊料回收後重新整理、補土、拋光、填縫 加工後製成,在籌備本館整修之時很感謝鄉親熱心贊助檜木舊材料,包含舊門、舊房子屋頂中脊、橫樑、人字樑等…使建築設計得以順利進行,本館所有整修設計是由創辦人邱長井先生一手包辦,親力而為幫忙加工組裝而成,所以本館堪稱史上最克難而成的博物館。同時創辦人邱長井先生在環保觀念上也非常重視。館內建材大多採用台灣檜木舊料再生能源重複使用,也因應目前環保意識抬頭節能減碳。

中國人相信如果祖居蓋在風水佳的地點可以興旺後世子孫在學甲區新頭港部落有一個傳說中的「烏鴉落洋」寶穴據說光緒年間有一個地理師,告訴居住在此部落的吳氏族人:若將住宅建在這個好風水的地點,子孫將會飛黃騰達,而且會依地理順序由一、二、三、四排,循序興旺。果然,住在第一排的吳興傳和第二排的吳乃占成為鄉紳,住在第三排的龔聯禎興和第四排的吳修齊、吳尊賢昆仲及吳三連在台灣政壇及商界開創了號稱"台南幫"的企業版圖旗下有台南紡織、統一企業、太子建設等大企業。

強韌海茄冬,紅樹林展現生命力!

紅樹林之名,始於已消失的紅茄苳,現今泛指生長於海岸潮間帶之間的木本植群,緣於河口地區特殊的生態環境,在河口海邊發育的紅樹林,每天要忍受潮水漲退潮的嚴厲考驗,環境乾溼度的改變相當劇烈,一般植物鮮有在此討生活的本領,所以紅樹林又有「潮汐林」之稱。七股溪、將軍溪出海口皆有紅樹林的自然生態體系。3百多年前,本區的紅樹林即已十分茂盛,當時的漚汪溪還被荷蘭人稱之為「綠谷」。其中七股溪以「海茄苳」為主,而將軍溪則以「水筆仔」較具優勢。

七股紅樹林保護區位於七股溪出海口附近,因河川上游大量的腐植質與營養鹽堆積,使得土質較一般海岸線肥沃,為招潮蟹、各種魚蝦貝類等生物和眾多鳥類提供了良好的多樣性生態系,進而構築成完整的食物鏈。

七股居民多以養殖漁業維生,這片紅樹林因而吸引大量以魚類為主食的白鷺鷥前來棲息,七股紅樹林保護區沿路設有三層樓高視野極佳的觀鳥亭,可觀看海鳥、白鷺鷥等鳥類之飛舞英姿外,還可看到很多在地居民的特殊捕魚景觀。

建議觀賞點:紅樹林賞鳥亭 

先天宮王爺護佑,民俗慶典傳百年!

先天宮是東石漁民的信仰中心,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面海而建,外觀雄偉壯麗。廟中供奉五府千歲,5年一度的王船祭,是最重要的祭典,主要紀念當年從外傘頂洲迎接而來的王船。而元宵猜燈謎一連舉辦三天,獎品豐富,也有百年歷史。

北頭洋位於台南市佳里區市街西北方約2公里的地方,由佳里往青鯤鯓及漚汪兩條道路所形成V字形夾角處。居民多為西拉雅人後裔,以楊氏居多。北頭洋的史蹟傳說特多,舉凡立長宮、慶長宮、望高寮、飛砂崙、荷蘭井及百年粿葉樹等,儘是眾人皆知的著名景點,而引人入勝的飛番程天與傳奇故事,更是令北頭洋族人「走路有風」的歷史傳說。1999年北頭洋的阿立祖子民們也重新恢復了中斷數百年之久的平埔祭典-西拉雅夜祭。夜祭的舉辦重新凝聚了族人的自我認同感,長久以來幾乎被自己遺忘的過去,似乎如沈睡許久的睡美人甦醒過來一般,未來是如此的浪漫與充滿希望。社區居民於92年申請設立【台南縣蕭壠社北頭洋發展協會】,以研究並延續西拉雅平埔文化為主要宗旨,並透過勞委會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規劃輔導,於2006年12月,正式成立【北頭洋平埔文化村】。自2007年暑期起即承辦 行政院青輔會【暑期遊學台灣 - 祀壺村傳奇】,並在2008年【暑期遊學台灣】活動中增設【西拉雅練習曲】的行程,受到年輕學子的熱情參與,除了珍貴的平埔族文化資產,更有優美的田園景緻與各種農村生活體驗,提倡自然、樂活的生活態度,期盼能讓平日忙碌的朋友們在此享受悠閒的渡假時光。本文化村備專業導覽解說員,亦有有多項平埔族生活體驗、田園生活體驗以及 DIY 課程,歡迎事先來電預約。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北門遊客中心是由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建物群中的西南側倉庫群所改建,外觀仍保留著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全館佈設由北而南以地理分區概念介紹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並整合區內「鹽業歷史」、「濕地生態」、「宗教人文」、「地方產業」與「文學藝術」等觀光資源,規劃主題區介紹與多媒體互動區。館內除了有簡報室可欣賞觀光資源影片,以及各項多媒體展區與遊客互動外,主要有二大展示特色:◎素人畫家-洪通的藝術展牆:無師自通的北門素人畫家洪通先生,有「東方畢卡索」之稱。其作品畫面流露出靈性與強烈的精神力量、筆觸細膩、紋理形式繁瑣,神秘的文字畫與用色豐富的畫風,至今仍為人所稱道。管理處運用其多元神秘的瑰麗畫作,妝點於遊客中心東側門窗及西側外牆,歡迎您細細欣賞。◎海翁返北門-抹香鯨標本區:說起這抹香鯨標本與北門的淵源可深了…。2005年12月29日當時的北門鄉民發現了這位擱淺於王爺港汕上的巨大訪客(身長約14公尺、重達50公噸的雄性抹香鯨),由於體積與重量過於龐大而就地先行掩埋。2008年2月,在當時台南縣政府、國立台灣博物館及專業團隊與熱心的北門鄉親支持下,抹香鯨破土重出,標本製作完成後並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展出,2009年移展至台南市蕭壠文化園區,並於當年12月4日運回北門遊客中心,受到北門鄉親熱烈的歡迎。※遊客中心服務電話:(06)786-1000轉分機280 或 (06)786-1017※遊客中心服務時間:每日AM09:00-PM17:30(除夕日休館)※遊客中心地址:台南市北門區北門里舊埕200號※多媒體影片欣賞預約(例假日場次不開放預約):須 10 (含)人以上之團體,且於3天前(不含例假日)~ 1個月內以網路預約提出申請。http://www.swcoast-nsa.gov.tw/sw_volunteer/※北門遊客中心開放及簡報室影片預約注意事項:一、開館時間:除了除夕日休館外,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17時30分。二、北門遊客中心內部多媒體展示設備眾多,為利營運維護,及保持遊客服務空間之乾淨舒適,全館禁止飲食及攜帶寵物入館。三、簡報室影片預約:(一)座位數:本遊客中心簡報室共計121個座位(另有3格供輪椅停放之空間)。(二)播放場次:除本處舉辦相關活動而公告調整外,播放時間及影片內容詳附表。(三)平常日放映場次開放團體(10人以上)線上預約,請申請團體於參觀日3天前(不含例假日)~1 個月內以網路預約方式依規定場次出申請。(四)例假日(含國定假日)影片欣賞一律採固定場次放映,不開放預約。(五)各場次均將準時依表訂時間放映並做播放前之解說,請預約團體提前於開場前10分鐘進場。(六)鑑於簡報室於影片播放時,燈光昏暗,為保障遊客入場的安全,及已準時進場的遊客權益,凡逾播放時間到場者,恕不開放進場。(七)取消預約,最遲需於預訂參觀日期前1日為之;無故爽約或未依規定取消預約者,本處將列入「浪費政府行政資源者」名單,不再提供預約服務,另視情節輕重通報相關機關。四、以上注意事項如有未盡事宜,視需要檢討修正之。※影片播放場次場次時間 影片內容及片長09:30 黑腹燕鷗(11分鐘)10:30 全區簡介(15分鐘)11:30 王爺祭 (30分鐘)13:30 全區簡介(15分鐘)14:30 黑腹燕鷗(11分鐘)15:30 全區簡介(15分鐘)16:30 黑腹燕鷗(11分鐘)備註:以上影片播放時間與場次得由本處視需要調整後公告。

台南市擁有北門與七股二個鹽場,二者卻是迥異的鹽場,七股鹽場均是土盤鹽田,有最新的鹽田;北門鹽場則全是瓦盤鹽田,有台灣目前最老的現址鹽田(1818年所開闢的井仔腳鹽田);本鹽場因歷史久遠,鹽工經驗豐富,產鹽色質稱冠全台,七股鹽場、安順鹽場、烏樹林鹽場的開闢,均需靠北門鹽工的支援,使得這裏和新厝鹽田一樣,成為台灣鹽鄉的原鄉。2000年時,因新闢的濱海快速道路從中穿過,不僅使得本鹽場較他場提早結束,也使鹽田景光受損嚴重。

台灣古根漢,推動鹽分文化

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創辦人林金悔先生,為推動文化紮根,早有在家鄉興建「香雨書院」之夙願。並於1987年邀請北門區(鹽分地帶)藝術家返鄉寫生,且出版《北門區寫生作品集》。從此與北門區旅外鄉親密切往來,深切體會北門區人才輩出及對家鄉惦念之熱情,遂於1997年成立「財團法人西甲文化傳習基金會」,2003年5月改稱「財團法人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持續推動北門區文化工作。經長期的努力,累積不少地方文物和工作經驗,激發更多理想,於是在原鄉興建教育文化傳承館舍,對於北門區人與林金悔先生而言,遂成勢在必行之重要美事。因而於2002年將長久構想的「香雨書院」擴大為「鹽分地帶文化館」,辦理鹽分地帶文物資料之蒐藏、整理、研究、展示與出版等重要任務,並配合終身學習需求,開辦各項研習班。素雅簡約的白色現代建築,傳達著打造一座台灣古根漢博物館文化藍圖的構想,館舍陳列該會典藏之地方文物包括北門區美術家作品、文學作家手稿信函著作、古地圖、拓碑、古文書、老照片,呈現出臺灣鹽分文學獨特迷人的藝術美學和人文氣息。